诗曰:
镇山虎马强,古洞隐嚣张。
伏爪睁圆目,雄风日月长。
老虎洞位于青岩寺西侧骆驼峰下的半山腰中,洞深丈许。洞内曾雕有虎马相斗水泥塑像,后期雕塑七只猛虎与伏虎罗汉。
相传,青岩寺有一只猛虎,踞于老虎洞中,每每伤害上山砍柴之人,当地百姓只能望山兴叹,再也不敢踏进深山半步。
青岩寺沟有一李姓住户,家中养有一匹烈马,通身上下如同火碳一般红,鬃毛垂肩,尾长五尺。这匹马每天早上自己出去,傍晚才回来,而且每天回来都浑身汗水淋漓,老李觉得很奇怪。次日,老李看见那匹烈马又走出马厩向山上漫步而去。他便暗中跟踪来到西峰之下的一块平坦之地,那马便站住,望着西山小路一阵嘶鸣,像是在呼唤什么人到来,老李便躲在树后观察动静。过不一会儿,一阵风响,一只斑斓猛虎冲下山来,老李心中一紧,心想这下完了,我这匹宝马要成为老虎的早餐了。
哪知道那马见老虎下山,不但不跑还立定神闲,并迎着那老虎走过去,虎马双目对峙相持一会儿,便打斗起来。就见老虎一扑而上,欲断其喉,那马腾空跃起,用脖子上的长长鬃毛甩打虎眼,又用马尾扫打老虎。正是:虎马争锋尘埃起,树枝摇曳鬼神惊。虎马打斗多时,各自跳在一边歇息。不到一刻钟,虎马又打斗起来,依旧是猛虎凭借爪牙之利,凶悍异常。红马凭借鬃尾之长,攻防有方。虎马互相占不到对方便宜。将至傍晚,虎回山洞,马回马棚。老李在树后看够多时,惊喜之余,不觉赞叹自家的马有如此胆略。但他看见马鬃太长,必将影响战斗力。回家之后,老李便将马鬃剪去,将马尾修理成一条线。心想,这回马无鬃必然浑身轻巧,再不会因马鬃过长阻挡视线,马毛过粗转身不便了。
次日,那马如期来到西峰山下,老李也要看自家的马是如何战胜猛虎的,老李依旧躲在树后观战。
此时,一阵狂风过后,那只猛虎来到马前,看准马的咽喉一扑而上,那马又用鬃毛去扫虎眼,可哪里知道,鬃毛已被老李剪去,想用马尾去打老虎,可粗壮的马尾也被老李修成像一条小辫子一般。那匹马没有了武器,正要逃脱,却被老虎咬住喉咙,瞬间气绝。
老李在树后本打算这次马能战胜老虎,会得到虎皮、虎骨,哪里知道自己的一剪子却要了烈马的性命,后悔已是来不及了。老李趁着虎吃马肉之机,撒腿跑回家中,大病一场。
过不数日,老李思念那勇斗老虎的烈马,便又偷偷上山,只捡得几根马骨埋葬。老李便来到老母洞,跪求观音菩萨保佑降伏老虎,一是保一方百姓平安,二是为自家烈马报仇。
观音菩萨感其诚意,便请来伏虎罗汉,降伏了老虎,自此青岩寺再无老虎出现。
老虎洞在高山幽林之中,秋天这里枫红如血,据说是被马血染红。冬季老虎洞白雪皑皑,晶莹剔透。洞外有一个镇虎亭,游人有兴可在抱曲关处凭栏西望,可见西峰耸立、道道山梁如同鱼背,在夕阳照射下格外醒目。眺望老虎洞,顿觉幽深诧异,仿佛真有猛虎下山之气势。
后人有诗叹赞烈马:
赤兔雄风万古长,单凭胆略斗山王。
鬃毛堪比穿心箭,马尾犹如惯腑枪。
平地飞身追日月,山头踢腿赶魍魉。
应惜老李剪刀利,终使擒猫一梦粱。